EN

辐照灭菌的食品可以吃吗,放心食用安全性高的食品?

时间:2025-04-27 09:10:39
作者:鸿博辐照科技

在食品加工领域,辐照灭菌作为一种高效的灭菌技术,常引发消费者疑虑:经过射线处理的食品是否安全?是否会有辐射残留或有害物质产生?本文将从辐照原理、安全性验证、国际监管体系三个维度,系统解答“辐照灭菌食品能否放心食用”的核心问题,用科学依据消除公众担忧。

一、辐照灭菌的本质:物理加工非化学处理

辐照灭菌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加工,和微波炉加热、紫外线消毒类似,其核心是利用高能射线(如γ射线、电子束)的能量杀灭微生物,非引入化学物质或改变食品的基本成分。

(一)辐照如何杀灭微生物?

高能射线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微生物:

1.直接作用:射线的能量直接破坏微生物的DNA、RNA和蛋白质分子结构。γ射线的光子可打断DNA双链,使微生物无法繁殖或修复损伤;

2.间接作用:射线和食品中的水分子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氧化反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酶系统。

整个过程中,食品本身不接触放射性物质,仅接受射线能量,如同阳光照射衣物杀菌一样,不会产生“辐射残留”。

(二)辐照和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

辐照使食品中的分子发生微量变化,但这些变化和自然发生的化学反应并无本质区别:

水分:辐照产生的自由基会很快重新结合成水分子,或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极少量过氧化氢,但含量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蛋白质和脂肪:辐照使蛋白质分子结构轻微改变(如疏水性基团暴露),但不会产生有毒物质;脂肪发生轻微氧化,但程度低于油炸或长期储存过程;

维生素: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对辐照敏感,但损失率通常低于高温烹饪(如罐头食品的维生素损失率可达50%,辐照食品通常<20%)。

(三)和传统灭菌方式的对比

|灭菌方式|作用原理|对食品的影响|

||||

|辐照灭菌|高能射线的物理化学效应|微量分子变化,无热损伤|

|高温灭菌|热能破坏微生物结构|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维生素损失|

|化学灭菌|化学试剂杀灭微生物|有化学残留(如环氧乙烷)|

二、安全性验证:超半个世纪的科学证据支撑

辐照灭菌食品的安全性已通过全球数千项科学研究和长期毒理学实验验证,结论一致表明: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辐照食品无健康风险。

(一)国际权威机构的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自1980年起多次声明,“辐照食品在10 kGy以下剂量处理时,无任何毒理学危害”,并建议各国取消对辐照食品的特殊限制;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辐照食品安全性联合专家委员会报告》指出,辐照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传统加工食品无显著差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辐照用于肉类、水果、谷物等50余种食品,确认“辐照不会导致食品产生放射性或有害化学物质”。

08.png

(三)辐照食品的“等同性原则”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提出“等同性原则”,即辐照食品和非辐照食品在安全性、营养性和功能性上具有等同性。例如:

辐照灭菌的芒果和自然成熟的芒果相比,维生素C含量差异<5%,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检出率为零;

辐照处理的即食鸡肉和传统热杀菌鸡肉相比,蛋白质消化率、必需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差异。

三、全球监管体系:严格标准确保安全可控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各国对辐照食品实施严格的剂量限制和标识管理,确保技术应用的规范性。

(一)剂量控制:安全阈值的科学设定

不同食品的辐照剂量根据其灭菌需求和耐受性设定,全球通用标准如下:

低剂量(≤1 kGy):主要用于抑制发芽(如土豆)、延缓成熟(如香蕉),对食品品质无明显影响;

中剂量(110 kGy):杀灭致病菌和腐败菌,延长保质期(如冷鲜肉、即食食品);

高剂量(1050 kGy):实现商业无菌(如太空食品),但仅适用于少数耐辐照食品(如调味料)。

中国国家标准(GB 185242016)明确规定了17类食品的最大允许辐照剂量(如鲜猪肉≤0.6 kGy,脱水蔬菜≤8 kGy),确保剂量在安全范围内。

(二)标识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各国要求辐照食品必须明确标识,以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中国:包装上需标注“辐照食品”字样,如辐照灭菌的方便面调料包需在配料表下方注明;

欧盟:使用国际通用的“Radura”标识(一个圆圈内有一朵花),并在成分表中说明“经辐照处理”;

美国:要求标识“Treated with Radiation”或“irradiated”,并可自愿使用Radura标识。

(三)残留和污染控制

辐照过程中产生极少量辐解产物(如甲醛、乙醛),但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中国规定,辐照食品中的甲醛残留≤30 mg/kg,实测数据显示,辐照肉类的甲醛含量通常<10 mg/kg,低于自然发酵食品(如酱油含甲醛2050 mg/kg);

放射性污染风险被严格控制:辐照设备使用的钴60源或电子加速器均为密封装置,食品不接触放射源,经检测,辐照食品的放射性水平和未辐照食品无差异(均接近自然本底辐射)。

四、常见误区澄清:关于辐照食品的三大谣言

(一)“辐照食品有放射性,会致癌”

真相:辐照是能量传递过程,食品本身不接触放射源,也不会吸附或残留放射性物质。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辐照食品的放射性水平和天然食品无异”,致癌风险无科学依据。

(二)“辐照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农药残留更危险”

真相:辐照产生的辐解产物属于微量、无害的自然代谢产物,农药残留含有神经毒素或内分泌干扰物。辐照灭菌可减少食品中农药残留(如杀灭携带农药的害虫),反提升安全性。

(三)“辐照食品都是变质食品,用来掩盖质量问题”

真相:辐照灭菌是正规的食品加工工艺,主要用于延长保质期和提升安全性。辐照冷鲜肉是为了杀灭李斯特菌等致病菌,非处理变质肉;变质食品因微生物代谢产物已超标,无法通过辐照恢复品质。